乔老爷子,您写的校歌我们一直传唱……
(发布人:陈思伟 发布时间:2022-06-23 08:10 点击量:23669)
仲夏夜,那个给新英才教育集团孩子们写歌的人走了。
迎着东升的旭日,一曲悠扬的乐音飘荡在九天湖畔厦门英才学校充满美气活力的校园里。
孩子们长歌当哭,一遍遍唱起《四季芬芳》,送别词坛泰斗、孩子们爱戴的乔羽爷爷。
1995年,杨英女士在九天湖畔创建了厦门英才学校,
昔日蕉林环绕、杂草丛生的荒山野岭上,一座现代化校园依山梯筑,拔地而起。
乔羽先生被杨英女士倾资建学的气魄深深感动,挥毫题词:
沃土清泉,并写下孩子们传唱至今的《四季芬芳》歌词。
乔羽先生为厦门英才学校题词
(1995年12月1日)
这首歌由中国由当代词曲双璧乔羽和谷建芬两位前辈共同谱写,
1995年正式灌制。由此,《四季芬芳》校歌诞生了,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歌曲之一。
厦门英才学校办学27年以来,一直保有这样的惯例: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每学期的开学典礼和闭学式、
每年的入团入队等大型活动,庄严的国歌之后,必定唱响校歌。
《四季芬芳》是孩子们中考、高考的出征曲,是同学们毕业典礼上走向世界名校的进行曲。
27年来,孩子们唱着校歌、带着深深的仪式感去迎接生命中每一个最难忘的时刻。
第一批毕业生早已为人父母,他们选择把孩子送到英才教育集团,继续接受校歌的洗礼。
厦门英才学校首届(1999年)高中毕业生赵文秀博士回忆第一次唱校歌的情景,
听到老师介绍词曲作者竟然是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很震惊。
学会了校歌,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乔羽先生对青少年关怀,爱之深、情之切。她说,“校歌至今还在心里时时回响。”
音乐的力量不容小觑。它能涤荡人的心灵,能激发人的活力,能传递人的情感。
校歌《四季芬芳》,看似极简的语言却能浸润校园学子的心田,字里行间溢满殷殷嘱托和热切期望——
“造一片沃土”,是希望这片创美沃土能培育出一些德才兼备的人才;
“引一道清泉”,正如英才一直以艺术为人才培养的“源头活水”。
▲1995年12月19日,乔羽参加厦门英才学校落成庆典活动。
立足于培养卓越而优雅的英才人的目标,学校开展立体而多维的“以美育人 五育并举”一体化课程体系,
让孩子们在艺术和韵律中学与创造、各寻所长、立德启智,不断追求和探索创美之路。在音乐的浸润下,
校园的艺术氛围日渐浓厚。你能听见校园里随时传出的悠扬琴声、优美歌声,再者,是长廊中随处可见的书法、画作展示。
音符最终撑起这些幼苗成长为大树,走进英才,班班有歌声舞蹈、人人有爱好特长,
一大批学有所长、学有所成的特长学生陆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在国家级赛事上频摘硕果。
新英才教育集团总裁付晓秋女士说:“乔羽先生的一首歌,涵养浸润了数代英才人。
给了我们办学提供了很好的定位与方向,成就了学生对美好人生的价值追求。
沃土清泉成为人才培养的原动力,绿荫花朵是教育集团永久的追求。
斯人已逝,长歌当哭,我们将以收获四季芬芳的成果,告慰乔老先生。”
新英才教育集团董事长杨英女士一直沉浸在悲伤中,她回顾20多年前与乔羽先生的几次会面,
深有感触:“乔羽先生平易近人,非常谦虚。他鼓励我为国家好好培养人才,把爱国放在第一位。
乔老先生,我记着您的嘱托。现在,厦门英才学校、厦门国际学校、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三所学校培养了几万优秀毕业生,他们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孩子们有着共同的特质:‘爱与创造’,那是校歌的精神写照。
乔老先生,我和孩子们永远不会忘记您。”
杨英女士以新英才教育集团名义向乔羽先生敬献花圈——
“不老之笔写赤子之歌;因为有您,岁月生辉”——深切缅怀词坛泰斗。
▲《厦门日报》人物专栏(2022年6月21日)
6月22日上午9点30分,南北英才同时奏响校歌,7000多个孩子同时唱响《四季芬芳》。
厦门英才学校幼儿园的孩子拍着稚嫩的小手,为自己唱的校歌打着节拍。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校园内的初三学生饱含热泪再唱《四季芬芳》,
遥寄无尽的思念。居家防疫的孩子们伫立电脑旁,线上同唱一首歌,一首向乔羽爷爷致敬的歌!
在歌声中,英才“成长之树”里的百年期待正悄然滋长。
乔老爷子,您写的校歌我们一直传唱……